目前分類:讀書心得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      天寶十五年(西元756年),安祿山的叛軍攻入長安,王維不幸為安祿山叛軍所逮捕,拘禁在菩提寺,他因不願在安祿山的偽政權下做官,於是服藥下痢,偽稱有病。

      當時安祿山在凝碧宮宴客,飲酒奏樂的聲音傳到了菩提寺,王維聽了非常難過,就寫了一首<凝碧宮>詩 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萬戶傷心生野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百官何日再朝天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秋槐葉落空宮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凝碧池頭奏管弦

詩中表達了王維不願同流合污,以及對唐朝的忠心。後來唐肅宗收復長安,凡是在偽政府作官的人,全部判刑,王維卻因為這首詩恢復官職,擢升尚書右丞。如果王維不能忍一時之寂寞,變節投靠安祿山,歷史對王維恐有另一番負面評價。

       蘇軾屢挫於仕途,窮愁孤絕,乃成一代文豪。且看蘇軾貶謫黃州時所作<卜算子> 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缺月掛疏桐,漏斷人初靜,誰見幽人獨往來,縹緲孤鴻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驚起卻回頭,有恨無人省,揀盡寒枝不肯棲,寂寞沙洲冷。

詞中表達了一種孤高自賞,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性格,為維護品格,寧願背負孤單寂寞的挫折打擊。所以寂寞是必須的,青蓮孤芳,乃能出淤泥而不染,成就花之君子的美名。

      王國維<人間詞話>云 : 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,必經過三種之境界」

         第一境 : 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。

         第二境 : 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

         第三境 : 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

第一境表達了有志者苦心孤詣,不惜忍受孤單寂寞的痛苦;第二境表達有志者專一心志,廢寢忘食的奮鬥精神;第三境在經過無數的淬礪磨練之後,終於達到了目標。挫折使人堅強,寂寞激發創造,孤獨更能反省。古今之成就大事業,大學問者,莫不如此。

 

 

 

呂明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,但有兩種快樂是要不得的。一種是無恥,一種是無知。無恥則沒有羞愧,無知則沒有痛苦,當然其樂無法擋。但這兩種快樂是要不得的。舉例來說,孟子書中的「齊人」,屬於前者;而伊甸園中的人,在未偷嚐禁果之前,就屬於後者。

        孟子書中的齊人,當他乞食於墦間的劣跡被妻妾發現之後,他還「施施從外來,驕其妻妾。」他可是快樂的不得了,但這種快樂真是無恥之極。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,而有羞恥之心的人,會為自己的過錯懊悔難過,所以才能自省改過。所以有羞愧之心的人是痛苦的,但這痛苦是必須的,這痛苦是激勵一個人光明向上的動力。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所以伊尹仍舊將他迎回國都。晏嬰的馬車夫「擁大蓋,策駟馬,意氣揚揚,甚自得也。」真是得意忘形,可是當他的妻子對他曉以大義之後,他也能知過,而痛「自抑損」,所以晏嬰升他為大夫。

        人生識字憂患始,人因有了知識,所以是非之分,善惡之辨常在內心中交戰,也就有了痛苦。所以莊子教人要絕聖棄智,「與其譽堯而非桀,不如兩忘而化其道。」但這種快樂是無知的。伊甸園中的人是快樂的,直到他偷吃了能夠分辨善惡的果子,所以就被逐出了樂園,失去了快樂,但這痛苦是必須的,身而為人,難道只甘心做一個愚騃無知的快樂者?所以孟子說: 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是非之心,知之端也。又說 : 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

        當然,還有一種快樂,更甚於無恥與無知,那就是死亡。孟子說:「死於安樂。」莊子也說:「息我以死。」如果我們必須活著,那麼「生於憂患」,「勞我以生」,是不可避免的。我們當然要追求快樂,但這快樂不是無恥無知的快樂,我們要有羞惡之心,要明辨是非,身而為人的憂患在此,價值也在此。

呂明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 中國古詩充滿哲學智慧,在優美精粹的語言中,寄寓警惕,發人深省。

      今以唐人劉希夷<代悲白頭翁>一詩為例,全詩26句,抒發青春易老,富貴無常的感慨。詩中名句 :「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」以「花相似」、「人不同」對比,強調花卉盛開有時,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宿命,耐人尋味。

      尤其末四句 :「宛轉娥眉能幾時,須臾鶴髮亂如絲,但看古來歌舞地,惟有黃昏鳥雀悲。」更如當頭棒喝,警醒夢中人。這四句詩可以用十個字解釋 :

          宛轉娥眉能幾時(少小)

          須臾鶴髮亂如絲(老大)

          但看古來歌舞地(不努力)

          惟有黃昏鳥雀悲(徒傷悲)

      人生能有幾回青春年少,荒廢蹉跎,再回頭已百年身。劉詩云 : 「今年落花顏色改,明年花開復誰在,已見松柏摧為薪,更聞桑田變成海。」年輕學子當記取,切莫辜負青春好光景。

 

呂明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